濰坊廣電新媒體訊 昌邑市堅持教育優先發展,全面深化教育改革,探索“1234”教育工作法,全力打造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昌邑模式”。2021年被濰坊市確定為“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先行區”,2022年被教育部確定為“全國義務教育優質均衡先行創建縣”,2024年4月在全國教育督導工作暨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督導評估推進會上,被公布為首批“全國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縣”。
一、“一套機制”探索出責任落實的有效路徑
建立“市委領導、政府負責、教體局牽頭、鎮街區和部門參與”組織領導機制,創新實施“黨政一把手抓教育”制度,始終堅持教育發展優先規劃、教育用地優先保障、教育投入優先安排、教育師資優先補充、教師待遇優先落實、教育問題優先解決“六個優先”原則,形成“頂格設計、優先保障、系統推進、齊抓共管”創建工作格局。
二、“兩個優化”解決創建工作難點堵點問題
積極實施學校標準化建設、運動場改造提升等工程,新建改擴建第一實驗小學、石埠小學等10處學校,進一步優化辦學條件。實施“招才引智”工程,三年來引進新教師1500人,深化“縣管校聘”改革,324名教師參與城鄉和校際交流輪崗,優質師資實現均衡配置。
三、“三項工程”推進教育教學體制改革全面深化
一是思政育人工程:持續推動紅色思政“三進活動(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創新打造“渤海走廊·紅色班會”教育載體,累計舉行“紅色班會”300余場次,惠及5萬多名中小學生,師生參演的慶祝建黨百年大型音樂劇《渤海走廊》獲山東省優秀展播劇目。
二是學科育人工程:創新縣域一體化學科育人模式,建立優弱結隊、掛點幫扶等制度,縮小城鄉教育差距,中小學教學質量持續均衡發展。
三是文化育人工程:打好“特色+品牌”改革組合拳,推行“一校一品”,打造60處校園文化建設“新范例”,6處農村學校入選省鄉村溫馨校園建設優秀案例。
四、“四大體系”打造區域教育優質發展新樣態
一是保障體系:創新教育投入獎補政策,市直學校所需資金全部由市級財政承擔,鎮街區學校所需資金按照“四六法”分擔,市財政獎補40%、鎮街區承擔60%,有效保障教育資金投入。
二是監督體系:將全市所有學??茖W劃分為6大責任區,組織33名責任督學常態化深入學校監督指導,推動落實教育政策、規范辦學行為,實現管理水平和教育質量“雙提升”。
三是服務體系:啟動教育領導干部接聽惠民電話制度,聚焦群眾所急所盼,將問題解決前移;率先實施課后服務向初中學段延伸,4.5萬余名學生受益。
四是助學體系:構建“政府統籌+社會參與”助學幫困體系,累計幫扶學生2.3萬人次,資助比例達100%,沒有一名學生因貧輟學。